今天,我主要从产业到产品五个方面,报告一下茶行业的进展。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大健康产业,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带动了全民健康的进程和健康消费意识的崛起。茶叶是大健康产业当中标志性的养生产品,呈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
业。
第一,中国茶,冠世界。
全球五大洲种茶国家有64个,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国茶叶面积占全球60%以上,世界第一;茶叶产量约占全球45%,世界第一;消费总量和出口金额也是世界第一。这就是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自信,中国茶在世界上是有地位的。
第二,中国茶,大时代。
中国茶迎来五千年最好的黄金时代:
产业迎来接近一万亿时代。2000年,中国茶产值不到100亿元;今天中国茶产值接近10000亿。
中国茶迎来年人均消费量3斤时代。有句话叫“盛世喝茶”,以前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也就一二两,1996年达到半斤,从2010年起平均每年人均增加100克,现在达到3斤多了,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今天,中国人茶消费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00%,排名全球第六。这表明中国茶发展起来了,中国人的生活好起来了。但3斤就够了吗?大数据调查发现,中国14亿人中每天能喝一杯茶的人才4亿多,近10亿人茶杯还没端起来。所以我们定个小目标——2030年人均年消费量超过5斤,实现中国人每天喝一杯茶。所以中国茶要对未来有信心。
人人想学茶的时代。中国有80所大学有茶学科,学茶的学生约1.2万,在校博士生接近200人。最近5年,线下听我讲课的人超过30万,网上听我讲课的有3000多万,我一不小心成了网红,不是因为课讲的好,是大家对于茶感兴趣。
第三,茶性廉,和天下。
茶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茶叶遍布五大洲,喝茶人口30亿,这个行业几千年经久不衰。
茶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精神食粮,内蒙、青海、西藏等地牧民“宁可三日无盐,但不可一日无茶”。茶与油盐酱醋一样,是生活必需品,茶与琴棋书画诗酒一起,是精神支撑。
茶是典型的国家文化名片,是中国国饮,更是民生产业。
中国3000多万农民年收入一半以上靠茶,平均一亩茶农业产值超过5000元。习近平总书记说:“因茶致富,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让农民因茶富起来。”茶是产业脱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已经实现脱贫的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377个国家级贫困县以茶作为脱贫产业,125个国家级贫困县以茶作为支柱产业实现脱贫。
第四,思安危,迎发展。
中国茶发展最好的时代就是问题最多的时代,有几个突出问题,如云南说普洱茶是最好的,浙江说绿茶是最好的,江苏说乌龙茶是最好的,互相掐,不讲情怀;中国茶是安全的,却存在很多误读,不少消费者仍觉得中国茶有问题;茶出口利润薄、壁垒多;还有一个大问题是,中国茶面积产量世界第一,但单产可能世界最低。
第五,科技新,茶未来。
茶产业的未来在哪里?应从科技创新,包括良种创新、智慧栽培、机器化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以及茶叶生化研究创新和茶与健康研究创新,把中国茶打造成高效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