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副会长张善坤出席成立仪式并讲话,他希望茶产业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茶专委”)在国际商会多年开展茶叶外贸预警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浙江省国际商会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平台优势,加强行业管理,经常开展交流活动,积极为全省茶产业生产经营者服务,构建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提升浙江茶企的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他还勉励茶专委成员企业,要为新时代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国际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浙江经验。
浙江省国际商会将以茶产业为小切口,群策群力,积极作为,为推进我省茶产业国际化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贸促会、国际商会力量。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秘书长严佳认为,茶产业专委会的成立,旨在助力茶产业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1月29日,由浙江牵头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堪称我国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浙江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4项传统技艺,以及庙会(赶茶场)、径山茶宴2项民俗活动,浙江茶产业再次进入全球视野。
随着浙江省国际商会全球贸易网络的深入合作,现已与82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家商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建立了61家海外联络处,浙江茶产业企业可以借助国际标准及贸促会可追溯的原产地保护证明,更好走向世界。省国际商会秘书处代表茶叶预警点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22年度茶叶对外贸易预警信息,以及浙江省国际商会多年的茶叶外贸预警工作经验与实践案例,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与出口方向,从而促进我省茶叶行业的转型升级。
省茶叶外贸预警点特邀顾问、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指出,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近10年来,中国茶产业飞速增长,中国茶产值迈向近万亿元。中国作为茶叶大国,出口量占世界出口19.14%,但出口茶叶80%以上都是中低档的散装茶,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